閱讀量:11170 發表時間:2023-03-24
隨著歷史的前進,灸法也在不斷發展,從單純的治療逐步地過渡到經驗的積累和理論的形成與提高。東漢時期,醫圣張仲景在強調藥治的同時,也十分重視灸法,《傷寒論》中涉及灸法的有十二條之多,且重點論述了灸法的禁忌和某些疾病的灸治方法。書中有“可火,不可火”記載,并提出“陽證宜針,陰證官灸”的見解。三國時期出現的《曹氏灸經》是我國最早的灸療專著,是集秦漢以來灸療經驗之大成,為促進我國灸療的發展起到了很大作用??上б蚰甏眠h,一般已難見其貌。葛洪《肘后備急方》突破了灸法只治虛寒證及作為康復手段,而用灸法治療猝死、五尸、霍亂、吐利等急癥,為搶救措施之用開創了先河。到兩晉南北朝時期,已運用灸法預防霍亂,灸足三里穴健身,并發明使用瓦甑灸,為器械灸的發明打下了基礎。
上一篇:針所不為、灸之所宜